刘曙光:博物馆旅游作为旅游“高级形态” 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发布时间:
2021-05-27
   访问量:
35
 

  2021年5月22日下午,由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CAAPA)主办,河南省博物馆学会、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中国文旅产业年会分论坛——2021文博跨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发表题为《博物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态势和措施》主旨演讲。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发表主旨演讲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内的文化文物遗产既是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象征,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从什么样的角度和思路“看待和推动(博物馆)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博及文旅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在论坛现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就这一话题展开了主旨发言。

  刘曙光指出,在旅游中的“遗产旅游或遗产经济”,能为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升级提供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文化遗产事业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造福社会、服务大众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还强调,“博物馆作为非盈利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收藏、保护和展示各种各样的文物及相关文博文化产品,宗旨是教育、欣赏和研究。同时它还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高人民获得幸福感的目标上,文化、文物和旅游事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旅游是遗产旅游或是文化旅游的高级形态。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机构,也是公民终身学习的课堂,以博物馆为载体,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入到旅游经济发展中,是文化旅游业新的潮流。” “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作为旅游资源的博物馆,则为其发展提供了最坚强的支撑”刘曙光睿论到。在展望博物馆发挥文化遗产“高级旅游”机遇的同时,他也分析了目前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论坛现场

文旅融合中的“文是什么?

  “文旅融合”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那么“文旅融合”当中的“文”指的是哪些呢?“文”在“文旅融合”当中,它主要指的是文物或者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博物馆的文化产品。文物既是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文旅融合是一种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和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思路。

  那么博物馆是什么呢?在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里面,关于什么是博物馆,有一个带有法言法语性质的说法: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收藏、保存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它的功能是收藏、保护和展示各种各样的文物或者其他产品;宗旨是教育、欣赏和研究。在旅游当中,有一种类型叫做“遗产旅游”,甚至有“遗产经济”这样的说法。发展“遗产旅游”是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升级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世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造福社会、服务大众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高人民获得幸福感的目标上,文化、文物和旅游事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没有任何异议。那么“博物馆旅游”是什么呢?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遗产旅游”或者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高级形态,因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机构,也是公民终身学习的课堂。以博物馆为载体,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入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文化旅游业新的潮流。

  在文化旅游方面,我们其实是有最高遵循的。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1号在视察大同云岗石窟的时候讲了一番话:“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注意,总书记讲的是:面对遗产的环境、文物的环境,发展旅游的时候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而且还讲到:“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那就是把一般的商务旅游、山水旅游等等和文化旅游做个区分,所以在文化旅游方面,它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中国博物馆资源状况

  作为旅游资源的博物馆为我们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公布了一组最新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中国备案的博物馆已经达到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到1224家。注意,这里说的是“备案”的博物馆,没有备案的博物馆可能有好几个五千多家。“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当然这比不上“十二五”,据说“十二五”期间每一天增加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有很多的类型,最著名的有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我们的国家博物馆。另外,还有城市的博物馆、历史的博物馆、行业类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另外还有像中国文字博物馆这样的专题博物馆。更多的是一些遗址类的博物馆,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在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博物馆等等。

  我列举这些成分就是说:博物馆旅游是一个总的课题,但是在这个总的题目之下,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博物馆类型来制定不同的博物馆旅游的发展策略。因为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行是有法制方面的要求的,《博物馆条例》对于博物馆如何管理运行有很详细的法律规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以遵守法律规定为基础。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看到博物馆功能逐步健全,我们要了解博物馆资源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的资源都适合投放到旅游的市场中。

  “博物馆旅游”最基本的产品应当是展览,博物馆主要是以自己的展览来加入到文旅融合的行列当中。2019年,我们举办了两万八千六百多个展览,参观的人数达到了12.27亿人次。在2020年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参观人数仍然达到了5.7亿人次。展览在很多的时候是作为博物馆的日常活动,在开放当中迎接了很多的观众。比如,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公布了十大精品文物展览,其中就有故宫博物院的《丹辰永固——紫禁城建城六百年》以及辽宁博物馆举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另外,在中国有一个很透明的情况:我们绝大多数的国立博物馆、公立博物馆,以及相当一些私人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都实行了免费开放的政策。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之广泛和深入是世界范围所罕见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给我们发展博物馆旅游提供了最强的支撑。那么当今的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机构,同时它还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所以,现在博物馆普遍面临的“观众群体日益扩大、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这样的现实,对于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新的形势下,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参与性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的区别越来越明显,在讲解导览、展览体验、教育活动、社区活动、展览品牌宣传与推广以及随展的文创产品开发等等方面都和过去那种传统式的博物馆有了越来越多的区别。网络的新媒体互动成为现在博物馆日益广泛也日益受到欢迎的一种形式。另外,展览品牌的宣传推广也成为博物馆工作者致力、用心越来越多的工作,展览品牌的宣传推广已经走出了博物馆的范围,扩大到了城市的总空间,比如南京博物院把展览的广告做到了地铁线上、广东省博物馆还在地铁站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题展览,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手打造了一个“文化中国”的长廊,让博物馆的展览在机场跟旅客们见面。关于文创产品的开发,这些年来我们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社会效果也非常好。文创产品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之外,还开发出了一些时尚单品,有系列的文创,甚至还有食品,这都是机遇。但是,现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节假日博物馆游客过剩。这不仅造成了博物馆观众参观体验感的恶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在节假日的时候,各地的博物馆,包括一些重要的遗产地,包括龙门石窟,都是经常人满为患。在这种情况下,观众进到博物馆里已经完全不能很好的欣赏的一个重要藏品。而且空气的恶化、环境的嘈杂等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体验感也是非常糟糕的。今年三星堆遗址开展了新的考古发掘,央视接连几天直播,网络上有很热烈的讨论,这就导致了今年五一假期,每天有超过2万人涌入三星堆博物馆,那是一座很小的博物馆,在这种情况下,参观的环境应该也是非常糟糕,无论馆方做了多少努力,包括预约、限流等等。但是大家已经拖家带口去了,不放人进去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是牺牲参观的环境,牺牲观展的质量。

博物馆是“课堂”,还是“景点”?

  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博物馆究竟是“课堂”还是“景点”?这是我们在发展“博物馆旅游”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一个问题。不是说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成为旅游的景点,也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景区式的管理。虽然博物馆要参与到文旅融合的过程当中,但是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参与的姿态,博物馆也应该有博物馆参与文旅融合的一种基本姿态。博物馆毕竟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绝大多数的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旅游景点。当然有的博物馆长期以来被当成旅游景点,比如故宫博物院。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博物馆都是一般的旅游景点,也不是所有的博物馆展览都适合旅游者乌泱乌泱去参观,因为有不少学术性的展览需要大家安安静静地、慢慢地用心去体会,而不是那种旅游式地参观。博物馆主要提供的还是教育产品,而不是娱乐产品,虽然我们也提倡寓教于乐,但是教育产品必定有教育产品的固有特征,它和娱乐产品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研学游”有可能是有利于发展“博物馆旅游”、参与文旅融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形态,因为作为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博物馆教育”和学校的学制式的教育是不同的,它更突出观众的亲手触摸、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的效果,它的教育对象更加广泛、教育内容更加多样、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教育成果也更易于接受。所以在举办陈列展览之外,博物馆开设形式多样的“研学游”,让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更好地传播,使得观众在获得了一些情操和审美情趣熏陶的同时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博物馆教育的内容,这可能是博物馆的“研学游”更利于促进博物馆的宗旨实现的内在动力。

是“游客”,还是“观众”?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到博物馆去的人究竟应该是“游客”还是“观众”?现在有很多的统计是不太区分游客和观众的,但事实上,“游客”和“观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经常在一些景点看到导游在前面拿着小旗子喊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走啊,去看老佛爷生皇上的地方。”在那个时候他表现的肯定是“游客”,但是比如说去看那个《天下青瓷》那个展览,观赏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产品的时候,他可能更多就是“观众”。对于博物馆来说,我们更希望大家是一个“观众”,而不是“轰拥而过”的“游客”。所以在“文旅融合”当中,博物馆人应当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让进来的“游客”能够有“观众”的体验和收获?

  在“研学游”这方面,各地的博物馆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南京六朝博物馆办了《六朝历史文明展》,开设了配套的课程《春田花花故事会》等等,就非常适合4~7岁的孩子,这个在博物馆界里是比较有名气的。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也配合中国织锦文化开展了《蚕宝宝日记》、《妈妈带我学织布》等精品课程,带领小观众更好地理解我们民族灿烂悠久的织锦文化,效果也很好。另外,淄博的“齐文化研学游”、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千人研学游”等等一些课程,把“游”和“学”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更好的社会效益。所以,文化界、旅游界、博物馆界都要思考:在“文旅融合”当中,怎么样把博物馆的融合落到实处?

  根据19年的统计,国庆黄金周国内的旅游人次大概8亿,其中有66%的游客参观过博物馆。这说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这也要求我们博物馆人要立足博物馆发展的内在需求,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找准最佳切入点来推动文化和旅游,或者说,推动博物馆的资源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如果要提发展的基本原则,我觉得在这里可能最需要强调的是:以“坚持特色化发展”为基本原则,不能把“文旅融合”当中的“博物馆发展”简单地理解为与旅游的简单相加、理解为:“我们怎么样把旅游的团队迎进来?”而是要充分的发挥博物馆和旅游业各自的优势、形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力,两家要针对每一类博物馆的实际来研究包括旅游时间、旅游线路、展览内容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旅游方案。同时,我们必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博物馆和旅游有着能够融合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我作为一个博物馆人,想强调的是:旅游不能冲击到博物馆的根本,不能让博物馆丧失它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博物馆的旅游一定应该是在文化旅游发展当中的一种高级的形态,我们需要共同去研究怎么样让它的高级体现出来。

  总之是要坚持“博物馆旅游”因地制宜,要立足区位特点,依据资源禀赋,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一窝蜂”,防止照搬照抄、简单的模仿。同时更要反对冲击文物安全底线的冒险和侥幸心理:有一些遗址类的博物馆,特别是土木建筑为主的博物馆更不能拿博物馆安全去反复地测试,安全的底线是不能去触碰的。在发展“博物馆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无论是博物馆人还是旅游人,都要把这个牢牢的记在心上。

  最后我想引用习总书记今年4月27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讲的一段话:“我到地方考察,都会抽出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是更好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其实这已经讲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我们去旅游,就是为了满足我们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历史和文化生活的目的,“到博物馆去”是实现我们旅游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


                                                                 刘曙光